8月30日22點10分,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首次提油作業順利完成。31日0點10分,滿載該氣田9000多噸凝析油的“北海新希望”油輪緩緩駛離氣田,前往珠海港。
“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首次提油作業,操作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中國海油首次使用動力定位油輪進行作業,這在我國尚屬首次。記者在現場看到,水深最深達1500多米的“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所在海域,浪濤洶涌,動力定位油輪“北海新希望”平穩靠泊在“深海一號”能源站旁,輸油作業各項操作順暢、高效。
凝析油易燃易爆,生產、儲存、外運安全風險大。為確保作業順利,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業公司提前分析作業風險,制訂精細作業方案,7月22日,進行外輸大纜、軟管等提油設備的模擬布放;8月9日,進行油輪的試驗性靠泊及聯合調試;多次召開會議分析作業風險,明確應對措施,對相關設備按相關標準要求逐項檢查。
為保障“深海一號”凝析油順利外輸,中海油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北海船務公司專門建造了國內首艘動力定位油輪,今年7月交付使用。相比普通油輪,“北海新希望”具有DP2動力定位系統和高度自動化的中央控制系統,有著更出色的抗風浪能力和定位能力。此次提油作業,該船定位誤差小于1米。同時,該船應急解脫系統靈敏,增強了安全性保障。
記者還了解到,“深海一號”首船凝析油運往珠海港,隨后交付煉廠加工生產為成品油?!吧詈R惶枴钡奶烊粴飧叻迥戤a量可達30億立方米,這使得整個南海天然氣供應能力由原來的100億立方米/年提升至130億立方米/年以上,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近一半的天然氣消費量,對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布局、促進該地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中國海洋石油報)